编者按:近日,《安阳晚报》刊登了我校美术学院副院长金玉甫教授的文章《汉字书写文化的传承培养》。
世界上没有哪种文化能像汉文化这样生生不息几千年,绵延不断地传承下来,也没有哪种文字能像汉字这样保持着一种稳定的基因沿用至今。中国文字记录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它独有的持久性和延续性。这一特点使得世界上一个有创造性的远古文化得以绵延至今。汉字除了一般文字所通有的音、义以外,还有其特殊的造字方法——象形。这种象形文字,因其所具备的特殊性质使之超越了时空的限制,造就了世界上一个最伟大的文化整体。宗白华曾精辟地概括汉字之所以能成为艺术的两大因素:一是汉字的书写是象形的,二是中国人使用的毛笔。在中国文字发展演变过程中,不仅保存了中国人的理想与抱负,记录了历史上的兴衰,更使得这代代相传的文化瑰宝,得以长存于天壤之间。中国文字记录的丰富、延续和普遍性使之在世界文化史上独树一帜,没有其他民族或国家的文献可以与之相比。中国古代典籍在质和量方面的发展,更显示出古代中国在文化传播和学术研究上的辉煌成就,这些成就是奠定中国文化的基石。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21世纪的中国早已进入互联网时代,数字技术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的每个角落。网络及其他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汉字书写也在其中,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在整个社会越来越强调高效快捷的生活方式中,人们因日益依赖计算机方便快捷的记录方式而逐渐生疏了汉字书写。我国在校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研究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文化是不能缺位的。事实告诫我们:无论科学如何进步,无论电脑、网络技术如何取代人体功能,良好的书写习惯、熟练的书写技能以及起码的书法艺术欣赏能力,是现代中国人应有的基本文化素养。因此,一批专家学者和民族文化的传承者们强烈表示,汉字和汉语是中华民族应该首要保护的、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每一个汉字都像一块活化石。汉字及其书法艺术作为一个文化系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是祖先智慧的结晶。放弃汉字,或者失去了汉字,那就很可能彻底断绝了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诚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文化是不能缺位的。2009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书法”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家历经数载的申遗项目终获成功,足见书法的繁荣复兴工程已被纳入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通盘规划中。从国内来看,书法艺术从艺术欣赏到艺术产业的一系列相关领域中,发挥着育美、载道、经济发展等一系列积极的作用,在我国文化繁荣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教育部在2011年发布的《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文件中,指出了书法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方面的重要意义;2014年又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招生目录》,该文件中正式将书法学专业列为艺术学门类的一级学科。这一文件的颁布既是中国书法的民族文化传承价值的回归,也是大众时代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体现。从国际范围来看,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和国际政治地位的日益提高,汉语和中国文化热现象将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升温。如今中国政府支持开办的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在全球遍地生根开花,大量汉语教学志愿者和高校教师受中国国家汉办委派,到世界各地传播中国语言文化,汉字书写作为中国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关注。笔者曾于2012年赴纽约参加第三届联合国中文日活动,“中国书写”在整个活动中成为亮点;2016年赴亚利桑那大学孔子学院参加“中华文化健康日”活动,连续四场讲座与书法展演吸引了不少外国朋友聆听互动,笔者所到的当地华语小学课堂,小学生都在有模有样地用毛笔写汉字。
全国书法教育的热心倡导者、已故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先生曾指出:写字的意义超过写字本身,完全可以上升到对民族文化的感知、认知上去。如果说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唤起学生对民族优秀文化的尊重与继承,那么首先应该继承的就是汉字文化和汉字书写文化,使学生在书写的过程中体会汉字之美。
汉字为何会如此广泛地被关注,汉字书法究竟有何等魅力?第一,汉字的艺术审美价值。这是对外文化传播中汉字书法最具特色的价值体现。一种实用的文字的书写居然可以演变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艺术门类,而且在世界民族艺术之林中绝无仅有,从甲骨文到楷行草的演变、再到时代审美风尚和艺术家个性风格流派的递进嬗变,其中所承载的中华民族审美思想可谓博大精深。第二,汉字的文字教学价值。汉字书法依托于汉字的书写而存在,学习书法本身也是学习汉字,而且通过学习书法来学习识读汉字远比语言学习中的集中识记汉字要有趣得多,这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汉字书法教学价值的重要体现。第三,汉字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传播价值。我们知道,汉字书法不仅仅是写字,它还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在宋代以前几乎都要依赖于手工书写才得以保存下来,宋代印刷术的改进虽然取代了文字的使用功能,但是,存留在书法作品中的诗文对联仍然是浩如烟海,丝毫没有影响到文化通过书法这一媒介而传播。
当今汉字书写的传承与培养主要有以下途径: 1.汉字文化学术论坛:诸如《汉字听写大会》、汉字书法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汉字·书法·文化国际研学术讨会等,为呼唤国人的传统文化意识寻求舆论与学术支撑;2.相关学术团体的成立:如世界各地孔子学院的建立,由理论到实践的尝试,研究探索的人文场所;3.汉字遗迹的就地保护:为还原历史原貌,确保汉字书迹的真实性;4.文博馆的设立:对于抢救性发掘的书迹原物进行处理、保护、展示,启迪后人;5.现代数字技术的运用:创建数据库,对可能有限保护的书迹文物进行数据化保存;6.各种笔会、书写比赛、书法展览等:为弘扬汉字书写艺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环节,就是传承培养什么样的书写习惯与审美标准。笔者认为,书法作为艺术理应没有标准,但书写作为文化传播的工具就该有规范。正统的“中国书写”应该是中规中矩、谨守法度的书写:庸俗、狂怪、非书非画、搔首弄姿之作莫取,应提倡约定俗成、传情达意、正大气象、传递正能量之作。写字就是写字,不宜将“书法艺术”无限放大,追求个性险怪。汉字是一种工具,是一个民族共同体内约定的一种传达意义的符号。传达的意义需要一个共同体都能够认识、都能够理解。如果写得太怪,大家都不认识,那就失去了写字的意义。
(责任编辑:苗红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