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上午,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周书灿教授来我校讲学。在和展楼B407教室,周书灿教授作了题为“明末清初中国民族文化起源的中西‘道统’之争”的学术报告。历史与文博学院部分师生聆听了报告。历史与文博学院副院长刘朴兵教授主持报告会。
报告中,周书灿教授从中国古代古史体系的编排与中国民族文化本土一系起源的多维认同谈起,介绍了明末清初耶稣会士中国民族文化“自西徂东说”的假定及来自中国学者的批判、清初耶稣会士对中国学者的反击及“西学中源说”的流行、明末清初中国民族文化中西“道统”之争的价值再审视。周书灿教授认为,明末清初耶稣会士假定的中国民族文化“自西徂东说”与康乾以后主导中国学界的“西学中源说”,均与中国民族文化形成发展的历史实际相去甚远,但中国民族文化起源的中西“道统”之争仍具有重要意义,它开启了近代中西学术“会通”之先河,加速了中国古史观念的更新,引出了一个跨学科前瞻性的国际学术课题。
报告结束后,周书灿教授还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周书灿,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三批东吴学者,主要从事先秦史、历史地理学、中国学术史研究,在《史学理论研究》、《文史》等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出版《中国早期国家结构研究》、《西周王朝经营四土研究》、《中国早期四土经营与民族整合》、《七雄并立——战国前期的“国际”格局》、《学步集》等著作,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首届重大招标项目“我国历史上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被学界誉为“倾注人文关怀,恪守学术良知”的青年史学家。